位置: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一代枭雄陈友谅被流箭夺走性命

2023-08-31 16:09:39 来源:星岛环球网

身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劲敌,陈友谅当然也有着一个乱世称帝的愿望,甚至于他“登基”的时间比朱元璋还要早。不过,命运总是充满复杂多变的,即使陈友谅给自己争到了一个“真龙天子”的身分,却还是在称帝四年后死在了与朱元璋对决的战场上。


(资料图)

元朝末年,对于百姓来说真是苦不堪言。据史料记载,陈友谅原本是生活在位于如今湖北省仙桃市这个地方的一介渔民。因为是穷苦的渔家出身,因此当大家都闹着造反的时候,陈友谅当然是没有什么能够支撑他“白手起家”的资本的。

他能做的,只有选择跟随某个当时造反队伍已经初具规模的“大佬”。而这个被陈友谅选中的人,叫做徐寿辉。如果说最开始陈友谅还只是想沾点徐寿辉的光,那么在多年的冲锋陷阵之中,他逐渐也有了自己要占山为王的野心。

在徐寿辉称帝后不久,陈友谅就开始谋划着如何夺权了。1360年,徐寿辉在过了好几年的“皇帝瘾”后,由于一时疏忽被陈友谅杀害。在徐寿辉死后,陈友谅以雷霆手段火速“接管”了原属于徐寿辉的武装力量,成为了“新任皇帝”,将国号定为“大汉”。

此时,在旷日持久的造反竞争中,经过时间和战争的洗礼,留下来的、成气候的势力已经寥寥无几了,主要就剩下了陈友谅、张士诚和朱元璋这三位。

而陈友谅为了对抗朱元璋,会主动派人前去游说张士诚与结盟,在经历了多次难分伯仲的切磋之后,陈友谅和朱元璋逐渐形成了水火不容之势。

在于朱元璋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持久战之后,陈友谅“篡位”的弊端渐渐显露了出来。陈友谅是直接将原本追随徐寿辉的将士将领们强行收归到自己麾下的。可是当时天下几乎只剩陈友谅和朱元璋分庭抗礼的时候,这些徐寿辉旧部们对陈友谅的不服达到了顶峰。况且,当年的徐寿辉之所以能得人心,正是因为他的性格里有着仗义热心的一面,陈友谅杀害了这样一个人,其狠辣无情的行事作风也令许多将领感到寒心。于是他们中的一些将领都在作战过程中选择投靠朱元璋,这也减弱了陈友谅的战力。

然而彼时的陈友谅并没把这当回事,因为他的总兵力和根据地都要多于朱元璋的,他自认只要加强攻势,那么天下迟早还是要到他手里。

1363年,陈友谅和朱元璋之间开启了那场著名的“鄱阳湖之战”。两方的实力差距看起来是十分巨大的,陈友谅不仅有巨舰猛砲,更是带领了60万兵马。而相比之下的朱元璋,不仅在装备上不及陈友谅,出征的将士数量更是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区区二十万。

这时,战术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朱元璋先是对陈友谅展开了火攻,随后把自己的二十万兵力分成无数小队围攻陈友谅,双管齐下之后果然对陈友谅造成了重大打击。

所谓时也命也,正在陈友谅准备奋起反击的时候,他这边的海面上却起了浓浓大雾,陈友谅为了查看情况从窗户中弹出了头,没想到竟被不知从何而来的流箭夺走了性命。至此,一代枭雄彻底陨落。

陈友谅的死让局势一下发生了转变,尽管他的儿子陈理被其他人扶持着继位了,还是面对连他爹都打不过的朱元璋,陈理明显更不是对手。最后,朱元璋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

标签: